科举之后,顾衡依旧还是那个超越品阶的镇北候,而曾广和王易安,一个成了御史,一个成了新任的吏部侍郎。

       说起来,王易安本应是要被乾徵帝派到地方去当知府的,只是在谢老和顾衡出面之后,王易安便就这么留在了汴京。

       而最最名声大振的,还得是顾衡。

       顾衡科举之后,属性板上的威望值直接升到了500。

       由此可见科举扬名的影响力之大。

       二月十三,顾衡受到乾徵帝的邀请,进东宫会见皇太孙,并指导他读书。

       皇太孙……

       乾徵帝之后的元康帝赵构……

       那个让他半辈子心血都白费了的大冤种。

       顾衡很是不想去,但是又想看看那位被幽禁的太子爷现况如何,便还是答应了下来。

       这一天,顾衡带着顾珏径直奔赴东宫。

       东宫历代都是热闹的,从没有像这一代如此冷清过——除了几个三等的扫地宫女和太监,便几乎看不到什么人了。

       “奴婢梅惜,拜见侯爷。”一个梳妆得体,面容清冷的宫女走来,对着顾衡福身。

       “不必多礼。”顾衡点点头,“劳烦引路。”

       “侯爷且随奴婢来。”

       顾衡跟着梅惜离开,顾珏也想跟上,跟着梅惜的婢女出手将他拦了下来。

       “侯爷。”顾珏心头一急。

       顾衡驻足侧头,朝他笑道:“伯牙,你去会事厅等我。他们会给你添茶暖身的。”

       “喏。”

       顾衡跟着梅惜左拐右拐,一路来到一处幽静的长廊。

       前世太子故去之后,他作为太孙太傅,常常前来此处指导年幼丧服丧母的赵构。

       可惜。

       长廊尽头摆着一张贵妃榻,榻上卧着一个病恹恹的男子。男子身披大氅,侧着身子,手中握着一支烟枪,点上之后吸了一口,惬意地眯起眼睛。

       “殿下,镇北候来了。”梅惜走过去,俯身轻轻开口。

       太子睁眼,瞥了一眼不远处低着头作揖的顾衡,点点头:“带他去见平安吧。”

       “喏。”

       梅惜走过去,朝着顾衡低眉:“侯爷,请随奴婢来。”

       “好。”顾衡点点头,不动声色地绕过太子,眼中闪出一抹深色。

       他抽的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大烟,也就是后世人所称之为鸦片的东西。

       这东西,应该要在几百年后才会流传到中原,怎么会流传的这么早。

       不对。

       顾衡突然想起了唐铮。

       太子被幽禁东宫的原因,就是因为开罪了唐铮。

       而唐铮素来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,怎么可能会让太子这么舒舒服服地被关在东宫里。

       顾衡又想起了前一世太子早薨的事儿,再想起今日所见到的大烟,心中隐隐有了几分猜测。

       这个唐铮,还挺狠啊。

       可惜了太子的满腹经纶,被唐铮这一番操作下来,完全丧失了身为皇储,要安天下,兴天下的念头。

       “侯爷,殿下便在院子中。”梅惜突然出声,打断了顾衡的思绪。

       顾衡回神,驻足在这僻静的院落前,抬头看了看。

       时隔多年,他又来了。

       还真是过得快呢。

       不过……

       这一次,他不会再做赵构的老师了。

       这大冤种,上头。

       顾衡收回视线,抬脚跨进院子。

       院落中央有个带着平安锁的稚童,正不规范地握着毛笔,奋笔疾书。

       “小臣顾衡,拜见太孙殿下,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。”

       赵构正在练字呢,突然听到一道少年音,他下意识抬起了头。

       空中小雪纷飞,那个一袭白衣,戴着长翅帽儿的少年侯爷立在门口,朝着自己俯首作揖。

       只是这么一眼,赵构突然就生出一种十分怪异的熟悉感。

       他和这个哥哥,可是在哪里见过?

       怎么觉着有些眼熟呢。

       顾衡:“……”

       你当然觉得眼熟。

       因为前世,我是你这个大冤种的老师啊。

       “阁下可是镇北候?”赵构放下笔,跑过去问道。

       “正是小臣。”

       “顾家哥哥才华横溢,平安可否请教哥哥一句话?”赵构笑眯眯地问。

       “可以。”

       “爹爹常念一句诗,遗民泪尽胡尘里,南望王师又一年。此诗是为何意?”

       顾衡一愣。

       南周开国以来,曾经盛极一时,巅峰时当朝皇帝庆生,诸国皆争先恐后来朝庆贺。

       至于如何没落的,还得从那场靖康之难说起。

       百年前,南周的疆域甚广,引来突厥蛮夷的垂涎。

       靖康帝发兵北伐,意欲恢复先朝李唐盛世时的疆域版图,怎奈南周重文轻武,兵力十分薄弱,一场仗打下来不仅没有打下一片疆土,反倒还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。

       突厥趁势南下,夺取大片领土,俘虏走大批中原汉人,将他们当做随军军粮来果腹享乐。

       这便是赫赫有名的靖康之难。

       后来因为疆域太大,导致了分裂,于是有了夹在突厥和南周中间的北秦。

       而西凉,也是从那时起,趁势南周蜀中一带分裂出去的。

       原本名震天下的南周,便从此没落了。

       太子此诗乃是那位爱国诗人的诗句,他毕生也渴望宋军北伐收复失地,可惜皇帝软弱,于是临终也不见得失地回归。

       “此句……太子殿下意在南北一统,失地回归,让南周复兴啊。”顾衡眼神深邃复杂。

       他若没有在唐铮的暗中操作下丧失斗志,顺利继承大位的话,一定可以让南周快速复兴。

       没准儿……还可以结束三国分裂的局面,彻底实现真正的中原大一统呢。

       可惜了,太子面相灰暗,已经回天乏术。

       纵使他有延年益寿丹,最多也只能延续数年寿命。

       赵构听到顾衡的话,若有所思地点点头。

       皇爷爷不是说,南周一直兴旺着呢嘛。

       他继位之后,只需要享乐便可以了。

       怎么到了顾家哥哥这里,南周就好像……变得千疮百孔了似的。

       赵构又请教了顾衡许多问题,等到顾衡离开东宫时,他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。

       “顾家哥哥,您做平安的太傅,做平安的老师可以吗?”赵构问。

       “殿下,论才华,小臣学识浅薄;论资历,小臣才入朝廷,实在当不起太傅。”顾衡微微一笑。

       开玩笑,再当你老师,我这辈子不是白重生了。